大同區 (臺灣)

坐标25°03′58″N 121°30′56″E / 25.065986°N 121.515514°E / 25.065986; 121.515514

大同區
Datong District
舊稱:
市轄區
大同區官方圖章
大同區徽
大同區位置圖
坐标:25°03′35″N 121°30′51″E / 25.059722222222°N 121.51416666667°E / 25.059722222222; 121.51416666667
國家 中華民國
上級區劃臺北市
下級區劃25521
政府
 • 區長方越琦大同區區長列表)
面积
 • 总计5.6815 平方公里(2.1936 平方英里)
海拔2 米(7 英尺)
人口(2021年7月)(52,156戶)
 • 總計122,719人
 • 排名11
 • 密度22,000人/平方公里(56,000人/平方英里)
时区國家標準時間UTC+8
郵遞區號103
戶政資料代碼63000060
毗鄰士林區中山區中正區萬華區新北市三重區
網站http://www.dtdo.gov.taipei/
大同區
繁体字 大同
字面意思Great Harmony District
Twatutia (old name)
繁体字 大稻埕

大同區臺灣話Tāi-tông-khu)位於臺灣臺北市西側,與新北市三重區淡水河相望,是臺北市最早發展的區域,臺北市孔廟大龍峒保安宮均位於此區,涵蓋大稻埕大龍峒兩大區域;大稻埕曾繁華一時,有許多早期洋房,也是傳統食材(南北貨)、中藥、紡織品及工業用品的集散地,2010年臺北市舉辦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大同區為茶花臺北市政府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全區面積為5.6815平方公里,是臺北市面積最小的區,亦為雙北地區面積最小的行政區;區內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有2.17萬人,在全國所有鄉鎮市區中,人口密度高居全國第七[註 1]

歷史

本區北部原名巴浪泵社,為臺灣平埔凱達格蘭族巴賽族)的一支系部落。乾隆28年(1763年)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時,載有「大浪泵庄」。道光24年(1844年)之契字述及「大隆同四十四坎」,即稱「大隆同[1]。南部則為圭武卒社(奎府聚社)活動範圍。

同治年間,本區北部屬淡水廳大加臘堡「大隆同庄」,南部屬「奎府聚庄」。

1879年,屬臺北府淡水縣大加蠟堡大隆同庄、奎府聚庄。[2]

1895年,日治初期原臺北府改設臺北縣,1901年臺北縣裁撤,改隸臺北廳[2]

1909年,臺北廳直轄地方分為艋舺、大稻埕、大龍峒、古亭村4區,其中大龍峒區橫跨今大同、中山兩區部分地區。戰後大同區包含大龍峒區之大龍峒街番仔溝庄,以及部分的牛埔庄山子腳庄,部分大稻埕區之大稻埕

1920年,施行市制,臺北州臺北市設立,街庄改制為大字。1922年町名改正,市區大字改劃為大龍峒町河合町蓬萊町及部分太平町大橋町在戰後大同區轄內。

1946年1月,戰後被中華民國政府接管而改制省轄市時,臺北市被重新劃為十區。本區合併日治時代的大龍峒町、河合町、蓬萊町及部分太平町、大橋町,但因轄區內有臺北孔廟及大同路(改名大同街,現已解編),為了紀念孔子天下大同之精神,以舊地名大隆同縮略命名為「大同區」[2]:135

1990年,臺北市行政區重劃,大同區合併大稻埕地區之建成區延平區

組織

區本部

業務單位

  • 民政課​
  • 社會課
  • 經建課
  • 兵役課​
  • 人文課​
  • 秘書室​
  • 政風室
  • 會計室
  • 人事室
  • 調解委員會

地理位置

人口

歷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91 149,817—    
1996 134,183−10.4%
2001 131,343−2.1%
2006 126,923−3.4%
2011 126,640−0.2%
2016 130,071+2.7%
來源: 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 [2018-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大同區人口指標
概況
 年齡層 比例  
總人口
  
122,719 (100%)
0~14歲
  
15,512 (12.64%)
15~64歲
  
82,875 (67.53%)
65歲以上
  
24,332 (19.83%)
59,360
(男人口數)
63,359
(女人口數)
目前處於高齡社會
性別比93.69%
扶養比48.08%
 – 扶幼比18.72%
 – 扶老比29.36%
老化指數156.86%
戶人口量2.3434人/戶
人口密度21,599.75 (人/km2)
資料時間:2021年7月
2021年大同區每月人口變化
月份 人口 消長
大同區人口變化圖表
1 123,648 −201
2 123,490 −158
3 123,461 −29
4 123,334 −127
5 123,085 −249
6 122,952 −133
7 122,719 −233
8
9
10
11
12
累積年度增減:−1,130
本年人口流失,累積成長率為-0.912%
大同區歷年人口變化(1991年-2020年)[3]

行政區域

大同區次分區位置圖,分別為:
蘭州次分區(左上)、
大龍次分區(右上)、
延平次分區(左下)、
建成次分區(右下)。

全區共分為25里,各里名稱如下:

大同區行政區劃[2][4]
聚落名 里別 次分區 備註
大稻埕 玉泉里 永樂里 延平
次分區
朝陽里 大有里
延平里 南芳里
景星里 隆和里 蘭州
次分區
國順里 國慶里 [5]
大龍峒
鄰江里 老師里 [6]
重慶里 保安里 大龍
次分區
至聖里
揚雅里 斯文里
牛埔
蓬萊
蓬萊里
民權里 雙連里 建成
次分區
大稻埕
建成
星明里 光能里
建功里 建泰里
建明里

醫療機構

1898年臺灣總督府關於臺北大稻埕居民對檢疫相關建議書之公文封面

教育

高級中等學校

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特殊教育學校

圖書館

交通

捷運

台北捷運

道路

國道
省道

客運

  • 臺北轉運站:市民大道一段209號(承德路、市民大道口)

未來

捷運

台北捷運

輕軌

體育場館

  • 大同運動中心:位於本區大龍街51號
  • 大同第三運動中心:位於重慶北路3段
  • 大同區迪化運動中心:即將於2014年開幕[15]
  • 民權西運動中心:將於2015年1月開幕[16]

文化與相關事物

迪化街廣和堂藥舖(今迪化207博物館)。

民宅與祠堂

宗教建築

公園

溝渠

  • 番子溝,今已不存在,大致在重慶北路與淡水河間之高速公路南側一帶。

歷史街區

藝術空間

古蹟

購物

相關條目

注釋

參考文獻

  1. ^ 歷史沿革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大同區公所
  2. ^ 2.0 2.1 2.2 2.3 《臺北市志》卷一 沿革志 封域篇.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1988-06: 126–140. 
  3. ^ 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統計月報. 2020-02-10 [2020-07-31].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20-05-01) (中文(台灣)). 
  4. ^ 臺北市2015年區里界說.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 3. [2019年2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3月14日). 
  5. ^ 國順、國慶2里原本皆屬大龍峒。但1990年西側(大橋町)星耀里併入、2002年將東側劃給國慶里後,現國順里大稻埕牛磨車街。國順里. 臺北市鄰里服務網. [2019-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6. ^ 原有文昌里,因戶數過少,在2002年9月1日區里行政區域調整中併入老師里。老師里. 臺北市鄰里服務網. [2019-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7. ^ 臺北市立蘭州國民中學. [2007-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0). 
  8. ^ 臺北市立民權國民中學. [2018-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2). 
  9. ^ 臺北市大同區大同國民小學. [2007-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1). 
  10. ^ 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國民小學. [2007-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1). 
  11. ^ 延平分館. [2018-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12. ^ 大同分館. [2018-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13. ^ 建成分館. [2018-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14. ^ 蘭州民眾閱覽室. [2018-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15. ^ 《爽報》(台灣)Charm 2013/03/08 第9版
  16. ^ 《爽報》(台灣)Charm 2013/03/12 第3版
  17. ^ 〈台北都會〉飯店將開幕 葉金塗古宅受矚目. 自由時報. 2014-12-15 [2015-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18. ^ 大稻埕葉金塗古宅 將變身故事咖啡館. 自由時報. 2014-09-24 [2015-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外部連結